Home 大屯 北投藍染

北投藍染

by PTCF admin

臺灣的採藍作物主要有爵床科的山藍和豆科的木藍兩種。過去陽明山區的溪流旁都會種植山藍,又稱大菁,是天然靛藍的植物。
1850年代,臺灣的「靛藍」是重要的外銷產品,史料中記載「1880年,靛藍的數量占輸出貨品之第三位,僅次於稻米及煤炭。」由此可見當時製藍產業的普遍。昔日,陽明山區如鹿角坑溪、大尖後山、竹仔湖、平林溪、菁礐溪、木屐寮等地都種植山藍且設置菁礐,許多地名也都和「菁礐」有關,如頂菁礐、中菁礐、下菁礐、菁山路、平菁街等等。
1880年時,臺灣全島栽植的山藍面積曾達三千甲,十九世紀中葉,陽明山區的藍業曾鼎盛一時,北部山區種植面積不斷擴大,甚至到達當時的番界山區,後北部茶業興起,植茶的獲利較高,農民因此將藍圃改為茶園,至1864年左右,德國人造靛藍研發成功後,至1890年,德國人造染料居於絕對領先地位。天然的靛藍被趕出市場,臺灣的製藍業、染布業從此一蹶不振,終於在1920年左右結束生產。
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曾在大屯自然公園進行菁礐復舊工程,完成了一組菁礐,包含二座浸泡池、一座沉澱池,並舉辦「菁礐再現」活動,將浸藍、打藍、製藍的過程依古法操練,重現先人闢路藍縷的產業過程,而在湖山國小一群熱心認真的老師們於2003年起自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協助輔導下開始於校園種植大菁,逐步發展藍染課程融入學校本位課程中,並推廣於社區教學中,現今可在湖山社區的北農仙人掌園、湖山社區發展協會、北投文化基金會等單位進行預約體驗,北投社區大學也開設藍染課程。

藍染從製成到染布

You may also like